逸夫小学创办于1914年,是一所百年名校。建校以来,历经百年的风雨和文化积淀,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缔造者。泾阳县逸夫小学地处 泾阳县城文庙街,是一所近百年名校。它的前身是泾阳县第一所女子初等小学,由当地贤绅 杨凤轩先生于1914年创办。至1916年解放前夕,学校先后更名为“毓贞女子小学校”、“香凝女子小学校”、“造士街小学”等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接管学校,命校名为“泾阳县城关二完小”。1951年,学校由造士街迁至今址,更名为“泾阳县文庙小学”。1971年,学校改为“七年制”,分为初中、小学两部,取名“泾干一中”。1983年,初中部迁出,只办小学。1984年9月,学校被确定为泾阳县教育局直属小学,更名为“泾阳县城关小学”。2001年香港企业家、爱国人士 邵逸夫先生,捐赠53万元人民币,建成逸夫教学楼一座,为纪念邵逸夫先生的爱国热情和关心教育的义举,学校再次更名为“泾阳县逸夫小学”。
近年来,学校先后荣获“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”、“陕西省示范小学”、“陕西省文明校园”、“陕西省校地共建校本研修实验学校”、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、咸阳市“316”工程先进集体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。
泾阳县逸夫小学是一所全日制直属小学。学校开设30个教学班,有1608名学生;117名教师,专任教师88人;省级教学能手2人,省级优秀班主任1人,市级教学能手7人,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,市级优秀教师1人,市级骨干教师1人,市级师德标兵1人。学校占地8959 ㎡,建筑面积6454.5㎡,教学用房5975㎡,体育运动场2000㎡,学校拥有计算机100多台,图书59945册,建有科学实验室、仪器室、少队部、微机室、舞蹈室、美术室、图书室、多媒体教室,所配备的仪器设施均达到了省颁I类标准。
学校的办学条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全校30个教学班安装了“班班通”多媒体教学设备;改建6个集体备课室, 添置90套办公桌椅,微机、空调各6台,实现教学办公现代化、信息化、高效化。打造以“敬、信、乐、学”、名言古训、《弟子规》为内容的文化墙,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。重建微机房,铺设防静电地板,购置微机50台,多媒体机1台。
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,育人为本的思想,积极实施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;扎实推进“四环教学”,教学质量稳步攀升,一直保持横向的领先地位;学校多方举措、积极筹措资金,安装了宽带网络,并且给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、给每个备课组安装了电脑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及教师的办公条件,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,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再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。
我校有一支团结协作、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。他们政策理论水平高、工作能力强,富有创新精神和亲和力。在带领广大教职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学校的过程中,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办学有思路、有目标,以人的发展为本,努力创建和谐校园;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他们积极深入第一线听评课,积极参与集体备课,耐心聆听教改意见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。为此,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,并在学生、教师、家长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。
宗晓艳,泾阳县逸夫小学校长。2011年获得陕西省三八红旗手、泾阳县首批学科带头人,泾阳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,市第六届妇代会代表。教书26个春秋,她以“幸
福教育”为理念,倡导师生“担当责任,追求幸福”。以“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”为追求目标。在教育生涯中,要求学生先做人,后做事,始终认为“只要是一个合格的人,做什么事都能做好”。所以他教过的不计其数学生,在各行各业干的都很出色,真可谓桃李满天下。
校长寄语:
寄语教师:
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自己的学校。
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爱我们的同事、师长。
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们的学生。
寄语同学:
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播种季节,播下一个信念,你将收获一种行动;播下一个行动,你将收获一种习惯;播下一个习惯,你将收获一种性格;播下一个性格,你将收获一种命运。只有自己在心中的“山”上攀登不息,将来才能登上顶峰!孩子们,你们是新世纪的主人,祖国的未来,老师衷心地祝愿你们——在这片沃土上展开你们理想的翅膀,为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而拼搏吧!要知道,进步就精彩,进步就辉煌!
寄语全体师生:
做人晶莹剔透,做事水滴石穿。
主管学校党建工作。
主管学校的教学工作。在教学上见解独到,本学期带领各备课组长奔赴几个兄弟学校,学习“四环教学”的先进经验,返校后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职培训,进一步深化了我校的“四环教学”。
主管学校德育工作,曾在永乐镇中担任副校长,在管理学生方面经验丰富。在主持学校管理工作。
家里有孩子在这里上学,环境还算可以,教学质量也算可以,就是作业很多,孩子们辅导比较重,而且现在的老师经常给家长留作业,从好的方面说,也是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!
我是这的学生,个人认为,与学习有关的学校一切都好,比如:师资、学风、实验室、试验基地等等。